2018年2月,全球股市就歷經了幾次的大幅震盪,不管你是小資族還是資本雄厚的好野人,若你正好在投資市場中,或許你的資產有受到波及導致縮水。想要累積財富,除了要避免踩到地雷,你的收支是否平衡,其實也是個很重要的因素。
主計處日前剛公布106年11月底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人數為762萬1千人,本月總薪資平均為45,133元,11月全體受僱員工(含本國籍、外國籍之全時員工及部分工時員工)總薪資(含經常性與非經常性薪資)平均為45,133元,較上年(105 年)同月增2.86%。
受薪階級的你,故且不管薪資收入是否與主計處公布的數據不相上下,想要累積財富,千萬別踩到這幾個理財地雷,不然你的財富累積速度有可能因此受到拖累。
第一雷:寅吃卯糧
太習慣使用分期零利率的方式來購買東西,永遠想著下個月還有薪水會進帳,帳單上永遠都有某件物品的未繳完期數,你也永遠都有買不完的東西。但你以為現在擁有的這些東西,其實反過來是控制了你的金錢自由,讓你永遠事先用掉還不屬於你的錢。Fight Club (鬥陣俱樂部) 裏頭有這樣的一句台詞:The things you own end up owning you. 簡言之,也就是我們被物資給奴役了。
第二雷:買錯保險
你如果不知道你保單的詳細內容,只是光聽業務員告訴你這張保單有多好,預告利率有多高,期滿可以繳回多少錢…等要等到多年後才會發生的好處,就矇著眼睛簽名買了保單,卻沒有計算這些保費會不會讓你繳到喘不過氣。另外,就算你的保單業務員沒有提醒你N年後的通貨膨脹會吃到你的保額,你自己可別忘了把通貨膨脹這件事情納入考量。
保單,重質不重量,千萬不要以為買越多,保障越多,如果沒有仔細查看,搞不好你只是買到重複的保障,卻不是涵蓋到你所有需求的保障。
第三雷:投資時,重壓單一個標的
就連巴菲特都沒有將他的資金單壓在一個標的上,口袋不深的我們,又如何能奢求一把必勝?
假設你今天看好的一檔投資標的,是景氣循環股,而你又剛好買在循環週期的高點時,你能否熬過循環週期的低點,迎來下一次的高點並歡呼收割,是決定你能否獲利的重大因素。但說穿了,既然多元布置可以分散風險,你又何必苦戀一枝花?
2018年2月的股市美股不只一次拉回千點,2月5日單日下跌千點的時候,全球前500大富豪財富淨值合計1天就減少了1140億美元。其中以排名第3的富豪巴菲特損失最大,身價1天就縮水51億美元。損失第2多的是臉書(facebook)創辦人扎克伯格(Mark Zuckerberg),當天財富淨值暴跌36億美元;其次依次是:亞馬遜創辦人兼執行長貝佐斯(Jeff Bezos)減少33億美元;Google母公司Alphabet共同創辦人佩吉(Larry Page)與布林(Sergey Brin),財富也分別縮水23億美元;微軟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茨(Bill Gates)減少22億美元。
第四雷:太早購入高價品
不是銜著金湯匙或是銀湯匙出生的你,假若才剛開始工作沒多久,工作與經濟都還不算穩固,若只是在各方通路的洗腦下,認為房子現在不買只會越來越貴,那麼,有可能會面臨無法準備家庭緊急預備金、零儲蓄金、縮減日常開支、甚至影響到自我進修或是因為必須節流而減少交際的機會,而且還得很努力確保自己的工作不會中斷,不然繳不出房貸,銀行可不會看在你的面子上讓你在房貸上揣口氣。
有土斯有財,是多數人的觀念,但是,太早買房,只會讓你很多地方都『卡卡』。畢竟房子是高單價品,不是幾百塊錢的小東西,是幾百萬起跳的物件,若非有強大的金援後盾,多數人都還是得從薪水中撥出款項來繳房貸,房子也不是你不想要了,想脫手就可以隨時脫手的東西,畢竟每個人都知道『地段』代表一切,要是你的物件地段不夠理想,可能要脫手也得要多些耐心才行。
當然累積財富會出現的地雷不僅這幾個,但這幾個地雷如果真的踩到了,其實都頗嚴重的。理財的道路上不見得一定平坦,但若你已經知道有地雷區,就別以身試雷,才能確保你的財富可以安全累積下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