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 記帳 App 怎麼選? 10 個記帳 App 特色比較推薦
隨著數位帳戶的興起,各家銀行推出優惠的定存、活儲利率,越來越多人開辦數位帳戶作為小資族的存錢方法。其實存錢理財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「記帳」! 閱讀全文
隨著數位帳戶的興起,各家銀行推出優惠的定存、活儲利率,越來越多人開辦數位帳戶作為小資族的存錢方法。其實存錢理財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「記帳」! 閱讀全文
欠債還錢,天經地義!隨著整個經濟環境的轉變,欠錢這件事,不再是罪不可赦,大家不再傻傻把錢都放進銀行, 閱讀全文
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,台灣人的平均壽命不斷增加,根據內政部公布的「107 年簡易生命表」,國人平均壽命為 80.7 歲,其中男性 77.5 歲、女性 84 歲,雙雙創歷年新高,也都高於全球平均水準,如果以 65 歲為退休年齡來計算,等同平均退休後的餘命,長達 15 年,雖有以房養老、年金險、政府的勞退制度,但要如何維持生活品質,又能衣食無虞的安享晚年? 閱讀全文
要靠勞退與勞保年金,就能安心退休?這對了解目前勞保運作的人來說,恐怕很難完全放心,因為勞保破產的傳言不斷,萬一到了自己退休領不到錢,怎能不令人憂心? 閱讀全文
央行四年來首次宣布降息,最心痛的,莫過於靠定存過活的退休族!一般帳戶台幣活儲利率從 0.2% 降至 0.1%,幾乎是接近零利,這類存戶戶頭裡,如果平均餘額維持在 10 萬元,每年利息僅 100 元,定存族也好不到哪裡去,假設戶頭裡有定存兩百萬,每年利息初估少將近 5,000 元。這篇要來分享,微利時代,還有哪些投資工具可以選擇? 五大投資策略建議。 閱讀全文
理財、理財,理財是我們一生中難以避免的課題,因為從出生到離世,舉凡用的吃的,生活無時無刻都與錢息息相關,想要未來過上好日子、財務自由,不僅要懂得開源,更要懂得節流,也就是懂得「理財」。而一般人認為只要記帳、用定存來存錢,這樣便是「好好理財」,但理財是一門大學問,只有好的存錢方法卻沒有好的理財觀念與理財規劃,反讓這些好的方法與工具白白被浪費,踏進理財大門之前,先來看看根據不同的年齡、不同身份,你應該要了解的理財規劃、該做什麼樣的理財計劃,如此一來才能事半功倍。 閱讀全文
許多人想要透過投資理財賺取更多財富,希望未來可以實現財務自由的理想,而「存錢」絕對是開啟理財計畫的第一步,但在薪水不高物價頻漲的時代,就算有定存可以幫忙強迫儲蓄,還是讓存錢特別有負擔。為了降低存錢的負擔感,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存錢方法,比如 52 週存錢法、365 存錢法等等,許多「無痛存錢法」讓存錢事半功倍!而透過這些存錢法,搭配記帳 App 養成記帳習慣,不僅可以減輕負擔感,還能幫你養成儲蓄的好習慣。 閱讀全文
大多數人理財第一步會從「儲蓄」著手,這時候「儲蓄險」、「定存」會是大家的優先選擇,兩者各有擁護者,有人說儲蓄險可以強迫儲蓄、利率比銀行的定存利率高;有人說儲蓄險解約會虧錢,定存的現金流動性比較優,沒人說得清哪個最好,事實上只要了解兩者的特性,搭配個人理財計劃規劃,儲蓄險與定期存款都可以成為你理財的好幫手 閱讀全文
理財、旅遊、工程師、部落客,能想像嗎?這四個看似衝突的身分,集中在一個美麗的女生身上。想知道蕾咪如何每月幫自己加薪?想知道蕾咪如何一年出國兩次嗎? 閱讀全文
結婚,說穿了就是一件燒錢的事情。特別是如果以要循古禮來完成終身大事的話,其中還有嫁妝、傳統習俗等華而不實的繁瑣細項。舉辦一場以上的婚宴,更是加速謀殺荷包的催化劑。 閱讀全文
改變理財習慣的一個好方法是:先從過去運作方式著手調整。通常人們會在新的一年定下計劃,除了要改變任意花錢的習慣之外,也會設定幾項理財目標,在此列舉常見的錯誤理財,告訴你如何趨吉避凶。 閱讀全文
最近24小時內的免費比較次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