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 年信用卡年度資料
2017 年的信用卡大事記,行動支付一定能記上一筆!2017 年 3 月,Apple Pay 登台,緊接著 Samsung Pay、Android Pay (Google Pay) 也在台上市,2017 上半年國際三大 Pay 在台全數到位,並祭出不少新戶綁定信用卡支付後可享回饋。而原有的街口支付與 Line Pay 我的條碼支付,在 2017 年也推出一波波活動,各項優惠提高了民眾綁卡使用意願,直至 2018 年初,除了生活中無現金付款比例增加,新春期間更有無現金發紅包活動,而這系列變革所激盪出的火花,帶動了 2017 年的全年簽帳金額超過了 2.6 兆元!而 2017 年不僅信用卡刷卡量創新高,發卡量也持續成長,更多紀錄如下:
1. 流通卡數及有效卡數逐月升高,2017 年 12 月當月流通卡數達 41,729,994 張,有效卡數達 28,034,710 張,有效卡率提升至 67.2% (2016 年 12 月有效卡率為 66.4%),顯示消費者在信用卡使用上不僅廣度擴大,黏著度也增加。
2. 2017 年全年簽帳金額突破 2.6 兆元,與 2016 年的 2.6 兆刷卡量相較,成長了 8.3%。值得一提的是,從當月簽帳金額來看,2016 年有七個月份的當月簽帳金額低於 2,000 億元 (2016 年 1、2、3、4、7、9、10 月),到了 2017 年,當月刷卡量低於 2,000 億元的月份僅有 2、4 兩月,2017 年的 6 月更因報稅加持,衝出單月近 3,000 億元的刷卡量。
3. 2017 年信用卡資料統計,關於個別銀行表現,大家最關注的便是雙雄~中國信託銀行及國泰世華銀行的爭霸了!以 2017 年全年資料來看,中信穩坐流通卡王,有效卡王及刷卡量桂冠則多由國泰世華銀行摘下,兩強也帶動整理信用卡市場的活絡,在 2017 年,9 月份中信及國泰的有效卡數均站上 400 萬張,10 月份流通卡數雙強均突破 600 萬張,達到新的里程碑。而整體當月簽帳金額去年則呈現大者恆大的局面,下表是 2017 年 12 月前六大銀行的主要信用卡業務資料數據,可看出 12 月資料中,前 6 大銀行的當月簽帳金額,便佔了整體簽帳金額的 71.7%。
4. 細看個別銀行的 2017 年簽單金額年成長量高於 400 億元的,有中國信託、及國泰世華銀行,國泰世華主推卡如 Costco 聯名卡於去年年底發卡量將近 200 萬張卡,是目前信用卡產品中的發行量龍頭,刷卡量穩定且忠誠度高,而週年慶期間 SOGO 聯名卡帶動的刷卡量也不容小覷,另外, 2017 年底,國泰世華推出了超商、網購通路高現金回饋的 KOKO icsah 和 KOKO combo icash 聯名卡,並搶下了 7-11 開放信用卡後的收單權,國泰世華在各主要通路完整佈局下,於 2018 年會發揮多少綜效,值得關注。
5. 中信 Line Pay 信用卡,在 2017 年一般通路消費最高有 3% Line Points 回饋,繳稅也有 1% Line Points 回饋,不僅刷出中信 2017 年簽單金額成長, Line Pay 信用卡更於 2017 年底突破 100 萬發卡量。以往突破百萬發卡量的均為通路聯名卡 ( 國泰世華 Costco、中信中油、台新新光三越、玉山家樂福聯名卡),Line Pay 信用卡則循著 Line Friends 的高人氣,Line 通訊軟體的市場滲透度,Line Pay 支付的多元使用場景,及小資族最關心的~刷卡高回饋率,讓 Line Pay 信用卡成為卡友最常提及的無腦刷神卡!但隨著 2018 年回饋率調整為 2%,雖常有不同通路加碼回饋活動,這股熱潮是否還能延續,今年可繼續觀望。
6. 元大銀行也於 2017 年衝出了 27.4% 的刷卡量成長率,成長主要由元大鑽金卡所帶動,元大鑽金國內消費有 1.2% 現金回饋,國外消費 2.2% 現金回饋,回饋無上限,2017 年推出了幾波海外消費加碼活動,日韓刷卡最高有 10% 回饋,活動設有回饋上限,仍讓許多愛玩客趨之若鶩,網路討論度也一直居高不下,也代表了在低薪渦輪下,現金回饋這樣直接、有感的回饋方式,更容易驅動消費者使用。
2017 年 TOP 15 簽單金額銀行

*各銀行每月簽單金額加總,資料來源為金管會銀行局各月份的當月簽帳金額統計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