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的電子支付越來越普及,金管會銀行局每個月都會公佈電子支付的最新統計數據。Money101.com.tw整理自 2020 年 1 月以來的業務數據,並製成互動圖表,讓使用者人數、每月消費金額一目瞭然。 根據金管會的定義,電子支付除了可以用手機、網路支付交易款項,還要接受使用者註冊電支帳戶,所以常見的 Apple Pay、Samsung Pay 因為沒有儲值帳戶所以不算電子支付。而婆媽們愛用的全聯 PXPay,因為只能在全聯使用,比較類似電子禮券先儲值後消費的概念,目前不在電子支付行列(但未來 PXPay 可能進軍電支市場)。延伸閱讀:【2021 台灣信用卡數據大解析】
街口支付 與 LINE Pay的兩強之爭
目前台灣的電子支付市場,仍然是街口支付與 LINE Pay 的兩強之爭。街口支付雖然經營時間較久,2018 年 LINE Pay 上線後,挾著通訊軟體龐大的註冊人數,很快地在使用者人數後來居上。不過這一態勢在 2020 年來漸漸改變,使用者人數一路突飛猛進,終於在 2020 年 4 月再度反超 LINE Pay。
在交易金額方面,過去一直都由街口支付遙遙領先,即便 LINE Pay 一整年交易金額成長超過 6 倍,與街口支付還是有一段距離。不過在指標電支帳戶儲值餘額、電支帳戶內轉帳金額,LINE Pay 在 2020 下半年開始急起直追,目前維持領先。這是受聯邦賴點卡、富邦 J 卡相繼推出 LINE Pay Money 繳卡費享 LINE Points 回饋而快速成長。
電子票證業者參一腳:icash Pay、悠遊付 成長快速
不只是街口支付、LINE Pay 兩強競爭激烈,悠遊卡和 icash Pay 兩者皆是從電子票證跨足電支領域的代表業者,兩者同樣打得火熱。悠遊付自 2020 年 3 月上線以來,使用人數急起直追,而 icash pay 也不遑多讓,結合統一集團之力,推出各種行銷優惠,使用人數和支付金額皆有成長。
跨境金流撐起一片天:歐付寶、玉山銀行
此外,在表單中,歐付寶和玉山銀行都有相當大的份額,然而在生活通路中較少看到。主要因為這兩家電子支付皆可處理台灣與對岸的跨境金流,玉山有淘寶跨境 e 指購,民眾買淘寶商品時經常會用到。而歐付寶則與微信支付合作,處理台灣賣家和中國買家之間的金流。
這些突出的數字,顯示目前台灣的電子支付中,除了日常消費場景以外,跨境金流也佔電子支付很大一部份。
2021 展望:新業者搶進、電支條例修正草案
目前台灣共有 28 家電子支付機構,其中專營機構有 9 家,而兼營機構則有 32 家。撇除已獲得執照但尚未上線的遠鑫(HappyCash),全家已公告投入 5.1 億成立電子支付合資公司,而全聯和蝦皮也都有意申請電子支付執照。未來《電子支付機構條例》修正草案通過後,讓不同平台電支帳戶餘額可以互相轉展,將會讓電子支付生態更為熱鬧。